津山まちじゅう博物館

津山城的歷史與魅力

津山城有著日本三大平山城之稱,從丘陵俯瞰著津山市區,讓人產生懷古之情,同時也是津山代表性的歷史遺產。

美作國是713年從備前國分裂後新成立的國家。津山作為美作國的據點蓬勃發展。
然而美作並非一個穩定的權力中心,實際上在戰國時代(5世紀中期至16世紀末期),這裡經常成為周邊勢力的戰場。
1600年關原之戰結束後,美作於1603年歸入森忠政統治之下,並開始建設津山城。於是這裡成為津山藩的根據地。

津山城建於吉井川以北的小山上。除了城的東側,其他三面皆以土牆及護城河強化防禦,而東側則利用宮川作為天然護城河。津山城的特色是三重城郭,本丸坐落於整座城郭中央,周圍由二之丸包圍,其外側則是三之丸。城郭內總共有60座以上的櫓,分布在石牆各處。
津山城屬於平山城,這種城郭的特色是善用平地與山地的優勢,並配合這兩種地形進行建造。因此它與姬路城、松山城並稱日本三大平山城。

表中門是從三之丸前往二之丸的必經之門,是座一樓為門而二樓為櫓的櫓門,東西寬約32公尺,是津山城內最大的。
而門中則有通往兩個不同方向的叉路,是十分少見的構造。

表鐵門是通往本丸的入口櫓門。為了加固防禦,櫓門的柱子及門扉都覆蓋著鐵皮。
表鐵門的構造特殊,從一樓的門進入本丸後,二樓西側便是本丸御殿的玄關。

包含面向護城河土牆上的櫓,整座津山城中共有超過60座以上的櫓。
當中從本丸南側突出的備中櫓是整座城郭中最大的二重櫓。
它與一般的櫓不同,備中櫓的內部房間鋪有榻榻米。一樓有地板和違棚的御座之間以及茶室。二樓只有一個房間,當中有一處加高的地板,是藩主專用場所。備中櫓採用高級室內裝潢,整體看上去十分優雅。
為了紀念津山城建設400周年,使用相同的材料與技法重建備中櫓,並於2004年對外開放參觀。

藩主的御殿位於城郭本丸中央。東側為「表御殿」,主要用來舉行官方儀式。表御殿的西側則是相當於藩廳的「中奧御殿」。而南側則是供藩主居住的「奧御殿」。備中櫓透過走廊與奧御殿相連,實際上相當於奧御殿的延伸空間。

天守的外觀是簡單的五層樓,由於第四層的屋簷非常短,因此乍看之下只有四層樓。
不過實用的防禦措施一應俱全。有100扇以上的槍砲隊專用窗、70扇左右的弓箭隊專用窗。四個角落也留有縫隙,可以用落石砸向攀爬的入侵者。此外,包含石牆在內的天守高度為28公尺,而石牆的基石大約是邊長22~24公尺的正方形。

1873年由於明治天皇頒布廢城令,因此天守、御殿及櫓等建築皆被拆除。
津山城址曾年久失修,直到1900年重建為鶴山公園,並在1963年獲指定為日本國定歷史遺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