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作阮甫故居
造訪博聞強記之人的起點。
箕作阮甫身為津山藩醫的同時,也作為洋學家對學問的發展及教育帶來莫大的影響,此處便是他的故居。

箕作阮甫故居位於津山城東側,坐落在城東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。推測其建於18世紀初葉。
箕作阮甫故居是城東地區少見的平房建築,原本雖為長屋,但由於兩側已經拆除,目前為單一獨立的建築。
房屋具有偏細的樑柱、竹製椽木、屋頂斜度平緩等特色,是該地區江戶時代(1603~1868)中期的代表性町屋建築。

箕作阮甫不僅是津山藩醫,也是一名洋學家。他於1799年誕生於此地的津山藩醫家。
由於父親及兄長早逝,因此箕作阮甫年紀輕輕便繼承了家業。儘管遭遇如此打擊,箕作阮甫仍專注於學問,在津山學習儒學及醫學,並在京都鑽研醫術。
箕作阮甫於1819年在津山城下開業行醫,1823年隨藩主前往江戶(現在的東京)。他在江戶拜入同為津山藩醫兼蘭學家的宇田川玄真門下,認真鑽研洋學。當時蘭學(「來自荷蘭的學問」之意)一詞代表西洋的學問。這是因為當時在歐洲國家中,只有荷蘭能與日本進行貿易,許多書籍也是由荷蘭人傳入日本。
箕作阮甫掌握歐洲的語言及知識後,在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嘉永6年(1853)培里率領軍艦來日,要求日本恢復與西方國家的貿易時,箕作阮甫奉命翻譯美國總統的親筆信;同一時期,俄羅斯的普提雅廷訪日時,箕作阮甫作為交涉團隊的一員派遣至長崎。
日本開國後,幕府意識到必須認真看待西洋學問的研究及教育,於是在1856年設立蕃書調所,並任命箕作阮甫為首席教授。
當時為了防治天花,箕作阮甫也花費心力在江戶設置「玉池種痘所」。
蕃書調所在日後發展為東京大學,玉池種痘所則成為日後的東京大學醫學院,因此箕作阮甫有「日本首位大學教授」的美名。

宇田川玄真為近代科學帶來莫大的影響,而箕作阮甫向他學習洋學後翻譯無數書籍,對西洋文化的傳入有著極大貢獻。
箕作阮甫故居為指定歷史遺跡,他在此處度過了少年時期,直到文化9年(1812)才遷居至戶川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