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東舊町家
這座富商的宅邸反映出從江戶時代末期到大正、昭和時代初期的變遷。
隨著不斷變化的設計,可以看出當時的生活方式。

舊梶村家住宅坐落於城東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,也稱為城東舊町家。
由主屋及土藏等多種建築物構成,幕末時期建成的主屋是當中最古老的建築,而昭和戰前時期的土藏則最晚建成。
此外,推測庭園建於供水系統鋪設完成的1935年左右。如今我們可以透過這棟宅邸,一窺梶村家在19至20世紀經商成功後,其家產之富裕及繁榮。

入口正門為大正時代(1912年~1926年)的建築,是簡樸的兩柱棟門。
兩側有著較高屋頂的袖牆向兩側延伸,大門正好位於正中央。
主屋建於江戶時代(1603~1868)末期,正面寬17公尺、深14公尺,屬於佔地較大的町家。
外觀是有瓦片屋頂且相對較矮的兩層樓建築,外牆下半部貼有石材,入口處的大門則是以垂直上下推拉進行開關。
內部東側設有土間,西側則是房間,但這個內部構造是在大正時代(1912年~1926年)重新整修而成。

庭園建於昭和初期,以池塘為中心,在西南角用巨石砌成瀧石組。
透過供水系統製造瀑布,呈現水流過深山幽谷的景色,令人感受到張力與獨特巧思。
本庭園採用砂漿等當時最先進的材料及工法建造,因此可以初步了解該地區的近代庭園文化。

宅邸中還有一座與主屋相連的起居室,其建於大正時代(1912年~1926年),是兩層樓高的大型建築。起居室別館具有與眾不同的外觀,圍著外廊的拉門上,裝有大片玻璃窗。別館內部每一層樓都有鋪設塌塌米的大房間,可以分隔成兩個獨立房間。奢華的材料與精湛的工藝在宅邸內隨處可見,楣窗與門窗尤為搶眼。
本建築是20世紀初葉使用先進技術及工法的珍貴實例。

洋館與內廳也建於大正時代(1912年~1926年)。而洋館的一大特色,便是以特殊砂漿工藝砌成的「德國牆」。
洋館的窗戶為垂直開啟,入口處使用木門,整棟建築由內到外都讓人感受到正宗西洋風情。與此同時,和內廳相連的結構巧妙地融合日本與西洋風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