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山市城東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
保留津山城下町風情、富有情調的街道。
江戶時代末期到明治時代的傳統建築並排而立,可以一窺當時的繁榮景象。

城東地區位於津山城下町東側,面積約為8公頃,東西長1.2公里,町家坐落於出雲街道的南北兩側。
這裡有著江戶時代(1603年~1868年)發展出的街景,建築物的所有屋脊都與道路平行。這些傳統建築有出格子窗、海鼠壁、側牆等出色的設計。建築物正面的牆壁緊鄰街邊側溝,側牆與鄰居相連或共用,顯得十分密集。
貫穿城東地區的出雲街道,在東端、中段、西端這三個地方出現之字形彎道,以此干擾路上行人的視野。

箕作阮甫故居推測是建於江戶時代(1603年~1868年)中期1700年代的建築。
是城東地區少見的平房建築,在狹長的用地上整齊地建有主屋、別館、土藏。箕作阮甫在此度過了發展人格的重要時期,因此獲指定為歷史遺跡。

舊苅田住宅是由正面寬26公尺的巨大主屋、7棟土藏群與長屋門等建築組成,是城東地區最大的町家。
主屋建設於18世紀中期,最終在1900年成為如今的樣貌。

舊梶村家住宅也稱為城東舊町家,位於出雲街道北側,靠近城東地區東側。
這裡由多種建築組成,主屋是大正時代(1912年~1926年)將幕末的建築物重新改建而成;新起居室建於明治初期;表門、起居室、洋館、內廳、東倉庫建於大正時代(1912年~1926年);西倉庫與茶室則建於昭和初期。
尤其是和主屋相連的起居室,這座兩層樓高的巨大建築使用了大量的玻璃,打造出具有開放感的空間。透過建築採用的建材與工藝,可以了解大正時代(1912年~1926年)經過洗鍊的技術與工法。

此外,洋館的外側牆面是德國壁,巧妙融合日式與西式的設計風格,是這裡絕無僅有的特色。
此外,推測庭園建於供水系統鋪設完成的1935年左右。
這座宅邸是瞬息萬變的時代中十分珍貴的建築史實例,也體現出梶村家的富裕。

城東地區的主屋特徵,會將牆建在街道與用地的交界處,讓兩側牆面相接,有時會共用一面牆。此外,本葺瓦砌成的低層屋簷跨越主屋一棟棟地連續建造,現存屋簷最長總共有55公尺,創造出城東地區最獨特的景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