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山城的历史和魅力
从丘陵俯瞰津山市内,令人追忆往昔、被称为日本三大平山城的城郭,也是代表津山的历史遗产。

美作国是713年从备前国分割出来新成立的小国。津山作为美作国的据点繁荣起来。
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期(战国时代)期间,美作未能成为稳定的权利中心,实际上经常沦为周围势力的战场。
1600年的关原之战以后,1603年,美作被划归森忠政的统治之下,并开始修建津山城。这里成为了津山藩的根据地。

津山城建于吉井川北部的小山丘上。除了城东侧的所有侧面都以土墙和护城河加固,东侧利用宫川作为天然护城河。津山城的特征在于三重城郭结构,中央是本丸,二之丸环绕着本丸,其外侧建有三之丸。城上有60多处箭楼,分布在石墙的各处。
津山城属于平山城,同时利用平地与山峦,将在这些地形上建造的城堡的特征融合在一起。其与姫路城和松山城齐名,是日本三大平山城之一。

表中门是从三之丸前往二之丸的门,是一楼为门,二楼为箭楼的箭楼门,东西宽约32米,是津山城内最大的。
大门内有通往两个不同方向的岔路,此结构非常罕见。

表铁门是本丸入口的箭楼门。为了加强防御,门柱和门扇都用铁皮包覆。
结构非常特殊,穿过一楼部分的门进入本丸,二楼部分的西面是本丸御殿的正门。

包括面向护城河的土墙上的箭楼,津山城共建有60多座箭楼。
其中向本丸南侧突出建造的备中橹是城内最大的双重箭楼。
与普通的箭楼不同,这座箭楼内部的房间铺有榻榻米。一楼设有带地板和多宝格式橱架的藩主起居室和茶室。二楼仅有一个房间,在房间的一角,设有高出一阶的藩主专用场所。备中橹整体室内装修品位高端、优雅别致。
纪念津山城动工400周年,采用原来的材料和技术对备中橹进行了重建,并于2004年对外开放。

藩主的御殿位于城堡本丸的中央。东侧有主要用于官方活动的“表御殿”。其西侧有发挥着藩厅作用的“中奥御殿”。其南侧则是藩主的居住空间“奥御殿”。备中橹通过走廊与奥御殿相连,事实上发挥着奥御殿延伸的作用。

天守外形简洁,共有五重,第四重的屋檐非常短,因此从外观上看起来像是四重。
但是,实用的防卫措施非常丰富。有100多个枪炮队用射击口和近70个弓箭队用射击口。四角留有空隙,可以向攀爬上来的入侵者投掷石块。此外,如果包括石墙,天守高达28米,石墙地基部分一边长度为22~24米,几乎呈正方形。

1873年,根据明治天皇统治下的政府废城令,天守、御殿和箭楼等被全部拆除。
城堡遗址一度成为废墟,后来在1900年重建为鹤山公园,1963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家历史遗迹。